近年,有不少動畫代理商甚至日本製作公司本身,為了成本控制而將所謂大中華市場的動畫翻譯統合,而毫不顧及觀眾的體驗和語言的差異,所謂「以普代粵」或直接以台版取代港版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們深感憂慮,亦不得不提出反對。
香港早於1976年由《兒童樂園》開始刊載《叮噹》漫畫,是日本以外最早引進叮噹的地方。之後歷經眾多出版社或電影代理,由影帶年代到近年大銀幕,儘管角色名字有改變,但這隻機械貓胸前的依然叫「百寶袋」,內裡滿載的都是未來的「法寶」。即使現在的動畫主題曲《夢》(原稱:夢をかなえてドラえもん)的歌詞的首句也是用「法寶」一詞。這些本來理所當然的事,卻原來還是會不經不覺地被改變。
是的,「法寶」的日文原稱是「ひみつ道具」,將它寫成漢字就是「秘密道具」,而胸前的口袋是「四次元ポケット」,直譯就是「四次元口袋」或「第四度空間口袋」。的確「法寶」一詞本身借自佛教,而「百寶袋」亦是衍生詞,但為事情添了一層意境,就是叮噹拿出來的各種未來的發明,就像懂施法術一樣。
日文始終不是中文,日本人對漢字的語感,和以國語 / 普通話為母語者對漢字的感覺,而至以廣東話為母語者對漢字的感覺都不盡相同,直接套用是一種毫不顧及受眾的做法。而「法寶」和「百寶袋」在廣東話裡,發音比起「道具」、「口袋」響亮、易讀。(同樣地,別一套動畫也不會跟日文直譯成「口袋怪獸」。)
的確近年其中一部以法寶為主題的電影,香港的影片發行商採用了《秘密道具博物館》的譯名,當時我們亦表明了異議,而亦得到片商回覆,電影內的對白是會「法寶」和「道具」兩詞並用,大概就是慣用語和學名的分別。而香港版的《多啦A夢》漫畫和書籍都是用「法寶」和「百寶袋」的:
l 《多啦A夢》大全集 (文化傳信出版)
l 《多啦A夢神奇百寶解說大長書》 (香港青文出版)
l 《叮噹百寶袋》系列 (安樂文潮出版)
而一些派生書藉雖然書的題目採用了「秘密道具」,但書中內容都是沿用「神奇百寶」和「法寶」這些耳熟能詳的詞彙。
我們不能夠肯定該商場活動全部用上「秘密道具」的原因,但我們不希望這活動變成先例,而令到日後漫畫、動畫和電影,代理商等會將之統一為「道具」一詞,再在香港集體回憶和流行文化上添上一刀傷痕。
https://www.facebook.com/10023952670857 ... 33255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