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息、最深入的探討、最有價值的話題、最資深的多啦迷、最多原創作品、最具氣氛的討論區就是這裡! 歡迎來到多啦A夢綜合討論天地!
多啦A夢小知識: 黑洞分解液

現在的時間是 2025-07-03, 週四 12:44 PM

新主題 ◎叮噹小城-叮噹發言區◎ 的新主題

◎叮噹小城-叮噹發言區◎ 的網站地圖 » 版面 : ◎叮噹小城-叮噹發言區◎

《繪畫奇遇記》(繪畫世界物語)時遇到包場 《繪畫奇遇記》(繪畫世界物語)時遇到包場

此處說的"包場"指的是"全場只有我一人"……多啦A夢已經冷落到這程度了嗎……
個人覺得劇情一般(也許是我不懂繪畫的緣故),但和《理想鄉》一樣,出現了一些《魔界大冒險》的元素(魔法咒語、飛天掃帚),結尾那一段又讓我想到《奇跡之島》_(:з」∠)_
靜香洗澡又發揮作用力量囉~~~
之前連著好多電影都有出木杉登場,這一次沒有了!o(╥﹏╥)o而且多啦美自《南極》後也好久沒出來了!
另外,我個人認為這故事更適合製作成特別節目(SP),而不是電影 (dora1)




梁粉噹文章謬誤及道德問題集 [多啦話題研討] 梁粉噹文章謬誤及道德問題集 [多啦話題研討]

注意/評語:
將廣東話改成書面語。

因為百老匯那篇文,翻看一下近日梁粉噹 (fandongl) 兄台的報導,都是不太懂他的論點
既然真理愈辯愈明,那真是要討論一下

圖檔

他下面這篇帖文應該是跟進上面那篇文

圖檔

主題是甚麼

原本是好簡單,就是說tvb在12月31日補播第833話
既然那時是抽起不播 (他說抽起) 那應該是配了音,那就自然是當時的人配,他又好似偵探那樣很多推論。。。
其實那些都是事實,。。


翻譯有問題?裝專家亂解書

但最奇怪是講那件法寶的翻譯,其實為甚麼電視是一定沿用漫畫版翻譯? 印象中動畫版同漫畫時不時都可能有些不同

他說那時「未有沿用漫畫版本身採用有效傳意的譯名」,接著又說到好像因為他補充了那些資料庫,tbb 就跟足他寫的東西
不是太懂這個邏輯,他填的東西一定對? 可以討論下:

1.        這件法寶日文名叫「ココロチョコ」,這集的簡介都說食了的人會同最初食的人一條心   "みんなの心がひとつになるというのだ",那tbb 譯「一條心朱古力」又食到個心字,廣東話都有句這樣的話,那為甚麼不是「有效傳意」。。。?  https://www.tv-asahi.co.jp/doraemon/story/0472/

2.        他說漫畫書譯「團結朱古力」,但又不覺這個故事是講那些人很團結,看完那集那些人是好傀儡那樣變成同一樣東西。那樣會不會是tbb 的譯法好一點?如果你說是很多個名字很亂那也好像講得通

3.        這句也是:「推斷有可能是未參考過往資料的時期譯製」,如果是新東西究竟過往有甚麼資料?那真是看下資料啦,舊那套好像80年代播,新版應該沒有這集

這位梁粉噹兄台寫出來的東西好像很多用語,但就好像拼在一起不知在說甚麼,也不是第一次,還抄人假裝之前寫過,無道德,但最大問題是寫出來的東西更加誤導

下引原文給大家明鑒:

追記:確定為「水田版第833話」(〈團結朱古力〉之水田動畫版),從翻譯及配音推斷為「2022年已配製的作品」

法寶翻譯※1:一條心朱古力(原創譯名,文化傳信翻譯為「團結朱古力」)
配音班底※2:與2022-2023年間首播的同輯集數一致,包括「第二代靜香」梁少霞及「第三代小夫」林丹鳳
※1:TVB在2021年起首播第7輯,翻譯處理手法有別於過往十年(1至6輯),開始出現「沒有沿用香港文化傳信漫畫版譯名」及「翻譯問題」等情況;
此情況直至2023年初(第8輯播映期間)開始見到明顯改變(恰巧本站亦在2023年1月更新資料庫,補充港版主流譯名資料);故本故事未有沿用漫畫版本身採用有效傳意的譯名,推斷有可能是未參考過往資料的時期譯製,故推算為2022年製作作品

※2:「第二代靜香」梁少霞及「第三代小夫」林丹鳳於2022年仍屬TVB配音組,二人配演的角色分別在2023年10月及12月播出的集數先後交由其他配音員接力聲演





不同個案參考

個案一 :漏報一個月後,竄改發文紀錄
viewtopic.php?f=1&t=19286#p141360

個案二:多啦A夢插播事件,挪用資料解說但錯漏百出
viewtopic.php?f=1&p=141379#p141370

個案三:台灣平台上宣「華服」,香港多啦A夢廣告商硬食
viewtopic.php?f=1&p=141432#p141432
更多... : 梁粉噹文章謬誤及道德問題集 [多啦話題研討] | 觀看 : 3665 | 回覆 : 10 | 版面 : ○叮噹(多啦A夢)○


香港叮噹迷翻譯正名運動簡史 (1973 - 2024)

香港叮噹迷翻譯正名運動簡史 (1973 - 2024)

 前言

《叮噹/多啦A夢》引入香港半世紀,角色和法寶譯名到今天已有一套穩固的系統跟隨,成果乃由各代叮噹迷、以及負責漫畫、電視動畫和電影版各位同儕共同努力得來。本文志在闡明正名運動以及翻譯系統的形成與發展,立此為記。

 1970 至 1990 年代 漫畫、動畫分庭抗禮

《ドラえもん》1973年由《兒童樂園》引入,「叮噹」由時任社長張浚華起名,後來到 1982 年動畫版於無綫電視 (TVB) 啟播,叮噹、大雄、靜宜 (靜兒) 、技安和阿福 (牙擦仔) 的主角名稱變得更深入民心。而漫畫版 80 年代由海豹叢書出版,之後 1992 年由玉郎圖書 (即後來的文化傳信) 出版正規單行本系列,及後有大長篇,相關叢書亦由安樂文潮等相繼發行。

然而,除了若干常見譯法通用於各社(例如「法寶」),漫畫、電視動畫和劇場版電影的譯法都不盡相同,但各社在其版本內維持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故未致於造成傳意問題。

去到 90 年代末期,畢竟當時法寶總共的數量已逼近二千件,系列發展源遠流長,角色人物眾多,在未有一個共用的資料庫的時候,翻譯質素很容易受到人事變更、出版社更換等因素所影響。

 2000 年代初 劣譯問題湧現

「叮噹」於 1999 年尾全面改譯「多啦A夢」,但只牽涉主角名稱的改動。同一時期,另一出版社香港青文開始接力出版第 18 卷以後的大長篇,並在當代暢銷的漫畫雜誌《快樂龍》連載大長篇漫畫。香港青文出版的書目非常多,涵蓋學習系列、外傳及百科書籍,雖然豐富了香港讀者童年和讀物的選擇,然而翻譯和校對的質素經常為人詬病。

其中,2003年由該社出版的《多啦A夢完全大百科》,當中列出的短篇、角色和法寶名稱很多時無法與文化傳信單行本或歷紹行的粵語配音劇場版等的既有譯法銜接,也出現嚴重誤譯,例如將 1991 年電影的劇目《ドラビアンナイト》(Dorabian Nights,意思為叮噹版的天方夜譚)譯為「阿拉伯劍士」,令此百科叢書的價值大打折扣。另外,本來由正文社在《CO-CO!》上連載的漫畫「多啦A夢族」(ザ★ドラえもんズ)改由香港青文出版單行本後角色名稱都出現變異,例如將代表阿拉伯世界的「多啦默德」音譯為「多啦梅度」。若然普羅讀者都以此為本,定會構成混亂,甚至洗刷原有歷史和印記。

那時亦是個人網站林立的年代,當代叮噹迷間有志者 超級叮噹迷Keith (人稱「袁兄」)於其網站一直有整理錯譯或證清資料謬誤之處,更有專題介紹,吸引了不少叮噹迷關注和深入討論,可說是後來正名運動及學術圈成型的種子。

 2007 年 翻譯正名行動萌芽

2007 年 1 月的大規模關站事件是一場悲劇,但沒有斬斷叮噹迷之間的紐帶。反而,香港的叮噹迷開始更集中於 野味大雄 所設網站叮噹小城的討論區。除了香港,此處更有亞洲各地的叮噹迷來聚腳。透過叮噹迷之間的聯繫和知識分享,學術交流氣氛亦愈見濃厚,不亞於日本的叮噹迷圈子。

時至同年 7 月,討論區第二把交椅總板主的叮噹迷學者 白銀劍士 發起「叮噹故事及人物正名大行動」。由於當時香港青文部份多啦A夢叢書劣譯情況持續,例如彩色電影版及多啦A夢族角色名稱未有採用既有譯名並且使用非香港慣常譯法等問題,經資深叮噹迷 Keith 等的協助下,白銀劍士 建立了整理譯名的方向。這個行動歸納先代有志者叮噹迷留下來的珍貴資料,希望阻止重要資訊因封網而流失,確保往後叮噹迷和讀者能夠認識和使用意思準確且沿用已久的香港譯名,也就是所謂的正名和正確譯法。

同年有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就是時任無綫電視 (TVB) 負責新一輯《多啦A夢》電視動畫的配音導演 聰聰21 亦開始跟叮噹小城的資深叮噹迷諮詢法寶的正確譯名。聰聰21 本身對叮噹都有濃厚興趣,亦深知正名的重要,故此希望採用叮噹迷間早已有共識的譯名,使整個翻譯製作能夠至臻善美。 如此一來,亦逐漸確立了叮噹小城作為香港《叮噹/多啦A夢》電視動畫版翻譯的協力角色。

 2008 年 大長篇譯名整理

為推廣譯名統合,兩位有志者叮噹迷學者:白銀劍士Kuru 率先開始大長篇的正名行動。當時更邀請了先代叮噹迷 成天 協助,同時更有邀請台灣的叮噹迷參與,希望整理後的成果亦能有助完善當地的叮噹翻譯。這次行動主要分析大長篇漫畫、各社發行的粵語配音「叮噹劇場版」和「電影多啦A夢」出現的角色、事物和法寶,逐一統計、分析和歸納,亦成為後來叮噹迷研究的根基。雖然香港與台灣兩地都用正體中文字作為書寫文字,但是在口語、發音、語文和文化背景上卻是相差甚遠。這次的整合分析的結論是,為了照顧香港和台灣各自的觀眾及其福祉,在揀選正名時,除考慮原文的意思外,亦須考慮香港和台灣兩地各自的語境,故此兩地會甄定各自的正確譯名,並做到求同存異,反映《叮噹/多啦A夢》於各地的本地歷史脈絡。

 2009 年 水田版開播 翻譯監修確立 ...
更多... : 香港叮噹迷翻譯正名運動簡史 (1973 - 2024) | 觀看 : 2356 | 回覆 : 6 | 版面 : ○叮噹(多啦A夢)○


大雄用如果電話亭每4年拎一次1200萬,真爽

如題,到時花繩跟午睡是奧運項目,大雄一定拿金牌
更多... : 大雄用如果電話亭每4年拎一次1200萬,真爽 | 觀看 : 467 | 回覆 : 2 | 版面 : ○叮噹(多啦A夢)○


個人表態:不接近原版 不是不支持正版的藉口 個人表態:不接近原版 不是不支持正版的藉口

簡體區某“高質量論壇”的某些人又在扯“……某些翻譯、配音不接近原版”,
但正如日本配音演員無論1979版還是2005版是女聲,但是粵語版曾經很長時間都是男聲一樣,現在換女聲後反而一大堆人反應不習慣。台灣版的配音雖然也為女聲,但聲音更不似日版,難道都要換成接近原版的才OK?
至於翻譯, https://chinesedora.com/news/81086.htm 劉德華在中文使用區都有知名度,如果換為原版的明星(經過粉噹攷係鄉裕美),如果是不關注日本明星的觀眾,誰又會知道這人是誰?
因此,個人認為:不接近原版,不是不支持正版的藉口。


感覺《地球交響樂》很像《南極》和《新恐龍》結合體 感覺《地球交響樂》很像《南極》和《新恐龍》結合體

因為各個原因,拖了一個星期才進影城(中國內地比香港澳門上映早)。今年電影開頭的畫面是古代時期,讓人想到《新大雄的日本誕生》。
劇情又有點像《南極冰冰涼(凍冰冰)大冒險》和《新恐龍》的結合體,但對於非大雄粉絲來說,我想可能不太喜歡吧。故事主線即大雄從不會吹笛子到會吹的過程。
另外反派是noise(像水母一樣的生命體,能夠變換為泥土)。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去鎮子裡看多啦電影 :clap: 。


也説譯名的不合理 也説譯名的不合理

其實除了之前其他帖子説過的《天空的理想鄉》裏面道具(法寶)用的是偏向港澳版譯名之外,我還有以下的觀察:
①中國内地版《stand by me 2》還把那個酒店翻譯成梅隆王子酒店,還不如翻譯成玫瓏比較好(内地有的地方會把melon稱作玫瓏瓜)
不過大陸公映配音版沒字幕,這個是注釋字幕裡的;
②中國内地版《宇宙小戰爭 2021》的洛克洛克(愛説話的那隻狗)也是 不如翻譯成民間某些字幕組的嘮嗑嘮嗑(北京話裡面嘮嗑也就相當於聊天,而且這樣普通話還和原文似乎有諧音)。
③早年(可能是台灣配音版,因爲是上網搜到的配音版)的那個《大魔境》把烟鬼森林音譯成什麽“黑筆斯莫克弗雷斯特”,這真的什麽也理解不出來,個人非常不喜歡這譯名。
更多... : 也説譯名的不合理 | 觀看 : 1822 | 回覆 : 5 | 版面 : ●叮噹大長篇/電影專區●


爲何《大雄的恐龍06》的獵人過於爲了利益抓恐龍 爲何《大雄的恐龍06》的獵人過於爲了利益抓恐龍

https://chinesedora.com/news/40868.htm
以前寫的觀後感有提到。畢竟很令人困惑,電影中也沒說德爾曼斯坦爲何偏要過於爲了利益,冒著被巡邏隊抓的風險,去弄違法的勾當…… (dora8)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也沒有爲了金錢去做違法偷盜甚至搶殺啊,違法的人應該僅是一小撮罷了。如果大家都違法,那麽法律也沒意義了啊…… :think:


 

登入  •  註冊


統計資料

文章總數: 88620 • 主題總數: 10099 • 會員總數: 4989